為推進工業互聯網深入發展,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在全市范圍征集一批技術先進、模式創新、成效顯著、示范性強的工業互聯網優秀解決方案和典型應用案例。
“2022年度成都市工業互聯網優秀解決方案和典型應用案例”評選結果出爐。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建西勘院)“面向巖土工程勘察大數據三維可視化關鍵技術研究的解決方案”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度成都市工業互聯網十佳優秀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屬于此次評選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中工業APP范疇,運用GIS、BIM、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多源的工程勘察信息數據庫,實現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
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巖土工程設計軟件,無法滿足新基建背景下設計過程三維可視化及設計三維成果數字交付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建西勘院研發了“面向巖土工程勘察大數據三維可視化關鍵技術研究的解決方案”,致力于突破傳統設計軟件瓶頸,遵循國家標準和建筑行業相關標準,滿足常見工業和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各類應用場景。
中建西勘院研發的“面向巖土工程勘察大數據三維可視化關鍵技術研究的解決方案”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庫以及網絡技術,針對工程地質特點和未來運營管理特點,開發的一個以降低巖土工程風險,提高勘察設計水平、效率為核心,結合各類工程數據集成分析功能和專業化巖土工程咨詢服務的巖土工程專家系統。
該系統通過收集整理已有勘察、設計、監測、施工等資料以及對應階段工程長期監護、巡查資料,通過電子歸檔、數據歸一化、統計分析、預警顯示、風險提示等三維可視化應用,形成各專業綜合、統一的數據管理、查詢和分析平臺,為重大巖土工程風險的判斷和工程結構安全評估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和科學依據,并提供專業的工程地質分析,指揮決策輔助和支持。
事實上,BIM不只是一個3D模型,模型只是一個“軀殼”,而數據才是BIM的靈魂所在。BIM是一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集,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運營維護都有著非常清晰的應用路線和價值體現。工作人員完成建模及相關數據獲取以后,要將模型、數據、規范、標準變成系統化知識,進一步變成解決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各類問題的應用,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視化、數字化、智慧化解決方案,幫助工程建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該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應用于深圳地鐵13號線,金牛區沙灣路256、258號(A)新建商業用房、商業住宅、配套設施及綠化工程一期項目詳勘。在金牛區的相關項目實施中,設計團隊選取平臺中的地質數據用于層序地層分析、建立標準的鉆孔,對鉆孔進行層序分層、建立巖性綜合一致的底層界面,再用這些層面數據生成地質體,建立三維地質構造模型。
相信未來隨著該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能夠帶來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劉宇認為,勘察成果作為一切土建工程的基礎數據,不僅在所屬工程的設計、施工、管養全生命周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可以作為同一地區或類似工程的參考資料。隨著系統中數據的充實,將逐步提高數據的可代表性與精確性,可為覆蓋區域內抗震規劃、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地質災害評估等提供服務。同時,相關的數據也可以為城市發展建設、管理規劃提供參考依據。